前言

很多人可能都知道==和equals的区别,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重写equals就要重写hashCode,我们先来看一下==与equals的区别

==与equals

==

如果比较的是两个基本数据类型,那么 == 比较的是值;如果是两个非基本数据类型的对象,那就是判断它们的内存地址是不是相同;

equals

  • 如果类没有覆盖 equals 方法,那么 equals 等价于 == ;
  • 如果覆盖了 equals 方法,那么就需要根据 equals 方法的逻辑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。

我们可以看下经常用到的String内部的equals方法

image-20200709202655885

我们可以看到它会先比较内存地址,如果不相等才会去比较内容

正确使用equals方法

我们在使用 equals 方法的时候,容易发生空指针异常,所以在使用前需要判断对象是否为 null,或者用常量来调用 equals:

1
2
if(string != null && string.equals("Aurora")){}
if("Aurora".equals(string)){}

java.util.Objects 中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 equals 方法:

image-20200709203300802

从这个方法的源码中可以看出,方法已经帮我们考虑到null值的问题了,所以可以放心使用

1
Objects.equals(string, "Aurora");

覆盖 equals 方法的准则

  • 自反性: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A,A.equals(A) 返回 true。
  • 对称性: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A 和 B,A.equals(B) 和 B.equals(A) 的结果相同。
  • 传递性: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A、B 和 C,如果 A.equals(B) 返回 true, A.equals(C) 返回 true,那么 B.equals(C) 也是 true。
  • 一致性: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A 和 B,每一次调用 x.equals(y) 的结果是相同的。
  • 非空性: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A,A.equals(null) 应返回 false。

equals() 与 hashCode()

hashCode() 方法是获取 hash 码(哈希码、散列码),返回一个 int 整数;hash 码的作用是确定对象在散列结构中的位置。

hashCode() 方法存在于 Object 类中,代表 Java 中的任何类都会有 hashCode() 方法,那么任何场景下 hashCode() 都会产生作用么?其实并不是!

如果对象会被放入散列结构中使用,那么 hashCode() 就会起作用。

比如,当我们要向 HashMap 中放入一组 key-value 的时候,那么 HashMap 会先根据 key 对象的 hashCode 值判断存入的位置,如果 key 存入的位置上已经有了一个元素,再根据 equals() 方法判断两个元素是否相等;如果确认相等,那么会覆盖原来的 key-value 。

1
2
3
4
5
6
7
8
9

final V putVal(...){
...

if (p.hash == hash &&
((k = p.key) == key || (key != null && key.equals(k))))
e = p;
...
}

这时候,equals() 与 hashCode() 就是有关系的:

  • 两个对象 equals() 返回 true 的时候,那它们的 hashCode() 值需要相等;
  • 如果两个对象的 hashCode() 值相等,那它们 equals() 不一定是 true;(哈希冲突)
  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要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,除了要覆盖 equals() ,也要覆盖 hashCode(),否则就会发生意料之外的问题。

当然,如果对象不会放入散列表中使用,那么 equals() 与 hashCode() 其实也没啥关系。

评论